京ICP备2023000331号-28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初夏的麦架坪,微风习习,满山苍翠。5月20日,在省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和西川乡党委政府的组织下,西川乡大柏地村举行了麦架坪花椒加工中心落成、产业落地、村道硬化通车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科技示范基地、特色产业科技服务站、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揭牌仪式。
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康恩贝云南公司、云南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宁蒗县普法强基工作组、西川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大柏地村两委班子成员、省委政法委驻大柏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大柏地村农特产品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大柏地村群众200余人参加了揭牌仪式。
仪式上,出席和参加活动的单位代表先后致辞和发言,并进行了揭牌。活动期间还开展了普法强基法治文艺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资料图片)
产业领航 推进乡村振兴
“花椒、苦荞、迷迭香……路通了,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多喽,我们不出家门就能赚到钱喽,生活越来越好喽。”麦架坪的村民在活动现场笑着说。今年5月以来,投资近600万的产业路通车后,千余株迷迭香种苗在麦架坪的花椒林下种植基地开始试种,农村产业逐步实现了品种特色化、多样化。
“大柏地村将继续立足生态、区位和政策优势,通过‘龙头企业+村委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迷迭香种植,打造千亩迷迭香林下种植基地,发展特色产业,努力让农民更富、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大柏地村党总支书记杨补祖说。
科技助航 赋能乡村振兴
“翻土、施肥、灌溉、杀虫……不服不行,专家就是专家,搞起农业真比我们有一套。”村民结伙三斤边说边竖起了大拇指。大柏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自2021年驻村以来,多次邀请省市县农业专家,举办花椒产业提质增效研讨会、到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产业技术培训指导。
“以往浇地是漫灌,要从头到尾盯着。在一些坡地,有的苗浇不到,有的苗被淹了,浪费人工不说,庄稼还减产了。现在有了喷灌设备,个把钟头就把十几亩地全浇透了。”正在控制喷灌设备的村民沙阿伙兴奋地说。2022年冬,麦架坪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基本农田安装铺设200万元的喷灌设施,改变了大水漫灌的传统农业灌溉模式,实现了田间用水管理精准化,有力解决了灌溉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将有效提高农业效益产值。
法治护航 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省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工作队驻村以来,始终突出政法特色,夯实法治基础,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护航乡村振兴。2021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普法专家毛建忠在麦架坪花椒加工中心的广场上,声情并茂地向村民唱起了彝汉双语普法顺口溜,赢得村民阵阵掌声。他向群众宣传道:“学好法律明是非。依法护权不吃亏”。
为充分发挥法治对乡村振兴的保障作用,工作队先后邀请省市县专家到基层开展普法讲座,开展平安法治村寨、平安法治家庭创建活动和普法强基补短板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并建设了西川乡矛盾调解中心、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法治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画卷,不断增强当地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悉,省委政法委首批乡村振兴工作队自驻村以来,多方争取项目和资金,先后组织实施了人居环境提升、花椒提质增效、基础设施建设、通村道路硬化、产业路修建、法治基础设施建设等8个乡村振兴项目,投入项目资金2310余万元,为挂联村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发展保障。(谷冰阳、夏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