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2023000331号-28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着眼解决执法突出问题,通过‘阳光警务’倒逼执法规范化,不断压实各警种执法监督管理责任,确保执法权力在公开透明环境下公正运行,让群众在每一次执法和案件办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南昌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肖铁军表示。今年以来,南昌市公安局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规范涉企执法行为,推行便民利企新政,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有力的“硬支撑”。
(相关资料图)
案件定期巡查
5月26日,南昌市公安局青山湖分局站东派出所接到一名旅客报警求助,称其妹妹李女士在南昌火车站附近失联。针对失踪人口警情,青山湖分局实行跟踪督办机制,由5名督导员按照首接负责制跟踪到底,每日向接警单位发送督办单。6月2日,经过情指部门和多个派出所连续7日拉网式接力搜寻,失联的李女士被找到。
“我们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全警情案件、全流程智能监督管理,定期对警情案件进行巡查通报,建立案件当事人电话回访制度,确保案件及时快速办理。”南昌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范铁套介绍。
南昌市公安局积极建立执法办案积分制,研发办案积分管理平台,从执法数量、质量、效率三个维度量化民警办案绩效,对办案的全过程、全要素进行动态考评,并落实积分奖励政策。目前,已覆盖全市3000余名办案民警,在民警中形成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工作导向和氛围。
为企挽损5.45亿元
“在国外的这个月我每天都提心吊胆,自首后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陈某感慨道。今年2月,涉嫌串通投标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潜逃国外,经过南昌市公安局新建分局经侦大队民警的劝说,陈某回国投案自首,案件成功告破,这体现了南昌公安机关打击涉企犯罪的高质高效,维护了招投标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优良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聚焦营商环境中的堵点、难点,在重拳打击涉企犯罪、积极延伸服务触角、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的基础上,加大反诈、法治、防盗抢骗等宣传力度,定期搜集分析并推送涉企违法犯罪预警信息,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意识。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办理涉企案件100余起,挽损5.45亿元。
据悉,南昌公安机关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公安政务服务质效,加速推进公安网上政务服务,积极推行“一门、一网、一窗”等服务新模式,60余项电子证照“即调即用”,实现89项“免证办”、8项“秒批秒办”、31项“跨省通办”、170项“全市通办”,异地通办业务占比77.3%,同比增长近4倍,除法律法规明确要求必须现场办理或因保密等要求不宜网上办理的事项外,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均达100%。同时,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专业支撑、业务深度融合、数据网上流转的工作模式,在南昌市民中心设立公安涉企服务专窗,实现办理13项治安业务“只进一扇门,只交一次材料”,有力提升企业办事效率。
推行柔性执法
为体现执法温度、彰显城市善意,南昌市公安局交管局推行柔性执法,对外地来南昌旅游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快速处警,原则上不扣留车辆,轻微事故一律落实“快处快赔”;对于网红打卡点、商业网点、景区景点和夜市周边不影响正常通行的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尤其是初次来南昌的外地车辆和游客,因地理环境不熟悉造成的轻微交通违法,南昌交警以教育告知为主、不予处罚。
近年来,南昌市公安局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最大限度减少司法行为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帮助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同时,南昌公安为护航“夜经济”发展,出台4项强化措施,从重点地区时段巡防、案件警情打击处置、重点场所清查整治入手,确保社会安全、稳定、有序。
“每日22时至次日2时,由民(辅)警和义警队员组成的义警巡逻队,对夜市人流量大的地段开展巡逻防控、安全检查和秩序维护等工作。”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民警介绍,2021年5月,由社区民警牵头,组织辖区夜宵店抽调人员与民(辅)警一道成立义警巡逻队。目前,义警巡逻队共有成员263人。
公职律师入基层
今年以来,南昌市公安局将公职律师分派到全市16个接处警量较大的派出所,充分发挥他们熟悉业务和法律的优势,参与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了支持公职律师服务基层,南昌公安机关还充分发挥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和居民老党员作用,借力法治力量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南昌市公安局东湖分局公园派出所联合辖区“三风”榜样人物宁天云,组建法律援助“宁老帮帮团”;新建分局邀请法律援助律师、镇村干部、乡贤等积极参与建立调解“三位一体”模式,助推矛盾纠纷化解;南昌县公安局昌南新城派出所与司法部门联动,建立矛盾纠纷“跟踪问效”“限期销号”工作制度。